隔了一年終於又有機會透過 AdSense 撥款了,這次就稍微來聊一下有關西聯和電匯的差別。兩者的收款速度其實差不多,感覺各有利弊。手續費的話就目前來看是西聯更划算,但後期因為西聯比較局勢不穩,支援度越來越低。
Google 已經在 2020 年預告未來 2021 年將不再會使用西聯的方式來讓使用者收款了…畢竟西聯要匯入匯出太過於容易而常被作為洗錢的管道,全台灣只剩下京城銀行還能夠收受西聯匯款。

西聯
西聯收款是最簡單的,只要輸入自己的證件標準英文名字就可以儲存成為付款方式。Google 會把錢丟給西聯,然後西聯會產生一組號碼。透過這組號碼還有你的名字就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直接取款。

當 Google 撥款的時候,就可以在付款紀錄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西聯匯款監控碼(MTCN)而這是最重要的號碼。到京城銀行或是任何支援西聯匯款的銀行就需要提供這組號碼來取款。

到了京城銀行之後告知櫃台人員要西聯收款,櫃台人員就會拿出一張西聯專用的匯入匯款單要你填寫。這部份網路上都有制式的寫法,例如:預期匯款金額就寫下 Google 給的金額、匯款來自 「SG」(新加坡)、匯款人為「Google Asia Pacific Pte. Ltd.」。

就這樣測試下來,手續費總共只被吃 22 元新台幣。缺點是需要跑銀行,而且台灣已經剩下沒幾家京城銀行了。
電匯
電匯是一種很神奇的方式,不同銀行有不同的資訊跟驗證方式。基本上就是 Google 會把錢匯給台灣本地銀行,但…銀行並不能直接跨國,所以我們還需要透過一個中介銀行來轉交這筆金錢。
玉山銀行的外幣匯款頁面寫得很清楚,不同的貨幣就需要填寫不同的中介銀行資訊。而這部份的資訊必須查閱自己的銀行,因為這並不通用。

所以基本上付款方式的表單除了自己的銀行名稱、帳戶名稱、帳戶帳號(我是填寫外匯戶頭可以直接存美金),還有個中介銀行的欄位。這部份按照本地銀行給的資訊填寫就可以。

Google 撥款的時候會很簡單的告訴你撥款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本地銀行會通知你表示有外匯金額需要確認。這個時候銀行行員會主動打電話給你簡單的詢問這筆金額是什麼用途,直接表明是「Google 廣告收入」即可。基本上沒有什麼身份證字號或生日之類的問題會問你。
但有些人可能會遇到戶名不符(因為有些人戶名是中文,但 Google 會以英文匯入)而被要求帶領護照到臨櫃進行英文戶名綁定。至於不喜歡被電話打擾的話…Richart 在 2020 年 05 月推出了可以在網路直接確認外匯匯入的功能。

銀行行員在電話中直接表明本次的手續費會是 200 元新台幣,所以 101 美金實際匯入會是 95 美金。依照玉山銀行匯入匯款的手續費表示「每筆按0.05%計收,最低NT$200,最高NT$800。」

雖然手續費比起西聯高了一些,但總體還在能夠接受的範圍。而且聽過西聯在之後的手續費好像還有調漲,但無論如何 AdSense 已經要停止支援了,看起來也只能領紙本支票或是電匯了。